罗马名词解释_

古罗马国家对重要权力机构,即长老议事会。王(1分)政时代是王的咨询机构,在王决策和处理内外事务中发挥顾问作用。(1分)共和初期元老院成员增至300人,在国家政权机构处于权力中心地位。(1分)共和后期,元老院权力增大,实际上成为罗马国家最高行政和监督机构。(1分)帝国时期,元老院权力受到限制和削弱,失去原来的重要性。(1分)

苏拉独裁是在罗马奴隶制城邦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元老贵族企图挽救其衰败命运而采取的个人军事独裁。苏拉依靠军队实行独裁统治,沉重打击共和制度,为日后凯撒独裁开了先河

斯巴达克领导的古代罗马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1分)公元前73年,角斗士斯巴达克率领70名奴隶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7万人,一度壮大到12万人。给罗马奴隶主沉重打击。(1分)公元前71年,起义军遭到克拉苏率领的罗马军队的,斯巴达克牺牲,余部继续战斗达十年之久。(1分)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奴隶主阶级,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罗马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推动了罗马奴隶社会的发展。(2分)

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故名。(1分)布匿战争共进行了三次。第一次布匿战争(前264-241)的导火索是“墨西那事件”。经过20年的较量,迦太基战败求和,割让西西里及意大利之间岛屿给罗马,赔款3200塔兰特。(1分)第二次布匿战争(前218-201)迦太基统率汉尼拔取得了特拉西美诺湖战役、坎尼会战的胜利,创造了古代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但在扎玛决战中,汉尼拔战败,迦太基丧失海外一切属地,交出所有船只和战象,不经罗马允许不得对外作战,赔款1万塔兰特。(2分)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146),迦太基北夷为平地,5万居民被卖为奴隶,罗马灭亡迦太基。(1分)

罗马王政后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强罗马实力,调整社会关系,第六王塞尔维乌斯进行了一次改革。(1分)内容:建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的氏族部落;(1分)进行财产普查,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划分为5个等级,规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1分)创设森都里亚大会,作为新的民众大会。(1分)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1分)

313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米兰颁布的宽容基督教的敕令。(1分)内容:宣布罗马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1分)返还没收的教堂和财产,(1分)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1分)意义:基督教历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由到宽容直至转为扶植和利用,从被迫害的地下宗教成为被承认的宗教。基督教开始与帝国政权合流,为奴隶主统治阶级服务。(1分)

罗马历史上第一个集体军事独裁统治的同盟。(1分)斯巴达克起义平息之后,于公元前60年,出于政治需要,罗马3名实力派人物庞培、克拉苏和凯撒为了共同的利益结成的秘密政治同盟,共同对抗元老院,史称“前三头同盟”。(1分)前53年,克拉苏阵亡。(1分)前48年庞培兵败被杀。(1分)前三头政治以凯撒建立独裁统治告终。三头政治是个人独裁条件不成熟情况下形成的少数人的独裁,是罗马由共和制向帝制过渡的统治形式。(1分)

罗马从共和向帝制的过渡阶段,实际上是罗马帝国之始。(1分)屋大维战胜安东尼之后,成为罗马唯一的全权统治者。由于共和制的影响和维护共和传统的势力依然存在,所以在从共和到帝制的转变中屋大维并没有立即采用“君主”的名词,而是采用“元首”的称号进行统治,这种统治形式被称为“元首政治”,它一直保持到前期帝国的结束。(2分)元首制尚不属于绝对君主专制,因为元首的权力从理论上讲来自元老院和罗马人民,而元首原则上不能世袭。(1分)但就屋大维的罗马的实际权力来看,元首政治本质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制。(1分)

从公元2世纪末到3世纪末,罗马奴隶社会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爆发的全面危机,史称“三世纪危机”。(1分)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农业萎缩(农业庄园变牧场)、工商业萧条、手工业衰落、财政枯竭、货币贬值;(1分)在政治方面表现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帝位更迭频繁,中央政权削弱,地方势力称雄,军人干政现象严重、社会道德沦丧。(1分)三世纪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奴隶制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奴隶制经济的衰落。(1分)三世纪危机使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人民起义、外敌入侵、严重削弱边防,大批蛮族入侵,造成严重后果。在三世纪危机中,基督教进一步发展,并继续演变。(1分)

隶农即带有隶属性的农民。(1分)隶农制是古罗马奴隶制社会农业领域中的一种带有封建因素的新型生产关系,是古罗马奴隶制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分)奴隶制出现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共和制帝国时期,它的产生与土地兼并、大地产形成、小农的破产和奴隶制的瓦解密不可分。3世纪危机促进了隶农制的发展。4-5世纪,隶农的地位进一步发生变化,隶农和析产农成为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帝国后期隶农制的发展标志着奴隶占有制社会内部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萌芽。(2分)隶农带有很强的封建性,恩格斯称之为“中世纪农奴的前辈”。(1分)

约公元前7世纪,伊达拉里亚出现的城市国家。(1分)公元前6世纪,伊达拉里亚势力达到鼎盛。(1分)后来罗马兴起,伊达拉里亚城市国家相继被征服。(1分)伊达拉里亚人创造了较高的文明,对罗马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分)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擅长城市建筑和其他工商业技艺,发展了自己的文字。(1分)

罗马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建城到公元前509年推翻高傲者塔克文,共和国建立的历史。(1分)这一时期先后有7个王统治罗马。(1分)王政时代是罗马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1分)王政时代前期处于军事民主制阶段。主要机构是:勒克斯(王即军事首领)、元老院(长老会议)、库里亚大会(民众大会)。(1分)后期,随着塞尔维乌斯改革,氏族制度管理机构被新的国家机关代替,罗马国家产生。(1分)

凯撒去世后,公元前43年,屋大维、安东尼和李必达三人公开结盟,由元老院授予共同统治国家5年的权力,史称“后三头同盟”。(1分)三人的地位和权力获得了公民大会和元老院的承认,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成为名副其实的三人独裁统治。(1分)前36年,屋大维剥夺李必达兵权。(1分)前30年,安东尼战败自杀,后三头政治告终。(1分)屋大维成为罗马唯一主宰,建立帝制,罗马帝国确立。(1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